百年征程波澜壮阔,百年初心历久弥坚。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,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、民族的希望,越过急流险滩,穿过惊涛骇浪,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。
迎建党百年,我们为您讲述
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
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
1917年4月1日,《新青年》杂志第三卷第二号发表了一篇名为《体育之研究》的文章,所署作者笔名是“二十八画生”。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青年时期的毛泽东。
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,毛泽东看到了体育对增强民族体质、提倡武风、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价值。毛泽东阐述了体育“强筋骨、增知识、调感情、强意志”的四大作用,同时提出了学校教育要“三育并重”、“体育占第一位置”的思想。
在青年毛泽东看来,要振兴国家民族,首先要强健国人的体魄。“欲文明其精神”,必“先野蛮其体魄”。他在文中分析了体育与民族生死存亡之关系。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,其核心是必须有强健的体魄。
在中华民族正处于民族求独立、社会求变革的时代背景下,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通过对体育的全新诠释,强调体育是改善国民体质、重塑民族性格的有效手段之一,因地制宜地倡导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,为成功地开展革命斗争服务。
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处于百业待兴的时期。党和国家积极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。1952年6月10日,毛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:“发展体育运动,增强人民体质”,明确了体育必须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属性。
从195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,到1984年首次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,从2008年首次举办奥运会再到2022年即将举办冬奥会,中国从体育大国稳步迈向体育强国。近70年来,体育人承载“发展体育运动、增强人民体质、弘扬体育文化”的光荣使命,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体育的重要论述精神。
筚路蓝缕,高歌奋进
党旗下的一代代花滑人
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
把理想信念镌刻得愈加深邃夺目
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倾情献礼
用歌声去记录和见证
时间从不停步
旗帜永不褪色
岁月无言,历史铭记
踏梦前行,精神永励
百年征程波澜壮阔
初心不改未来可期
追求的脚步永不停息
复兴的大业仍将继续
百年前先烈正青春
百年后我们恰当时
生逢盛世,我们重任在肩!
不负韶华,我们只争朝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