翼翔冰雪
微信服务号
爱滑冰
微信订阅号
@爱滑冰
新浪微博

晨述丨庞清佟健的”花样滑冰“ 爱情不求新花样,事业还是在冰场

滑冰培训 花样滑 | 2020-09-10

“冰上之星”二度来华,庞清/佟健这对熟悉的名字,又一次出现在了表演名单上。自2003年以来,他们是第16年参与“冰上之星”的演出。更何况这次表演的地点是上海,是他们订婚的地方,也是他们退役的地方。

6岁上冰,14岁配对,庞清/佟健一起走过了25年。领了结婚证,去掉了中间那个“/”,两个人经营一个家庭,追逐一个梦想,活得越发像一个人。


 

在2022冬奥会申办成功3周年的纪念日,全球最受欢迎的冰上演出“冰上之星(STAR ON ICE)”宣布,9月16日将正式登陆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。

而在上海站世界级的演出阵容中,我们又看到了那一对熟悉的名字:庞清/佟健。这是他们第16次参加“冰上之星”的演出了,但这次非常特别,因为这次是在上海

求婚在上海

退役也在上海

庞清、佟健自己都没想到,职业生涯能跟上海那么有缘。2011年求婚在这里,2015年退役也在这里。

“就是巧了。”佟健说。“2015年花滑世锦赛第一次落户中国,上海。这场比赛也是我们俩运动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。虽然没有拿到金牌,但冰迷对我们的呼声已经超过冠军多少倍了。在这一刻真是觉得,这三十几年的付出真是值了。”

求婚,那就更巧了。“我给求婚计划设了两个标准:拿冠军、零失误。但那一年拿了4个冠军,却都有点儿失误,我就觉得不完美,一直没求成。”后来接到“冰上盛典”的邀请,佟健当下就决定了策划求婚:有郎朗钢琴伴奏、有鲜花、有舞台灯光效果、有那么多观众见证、还有电视转播。“现在来讲挺值得,对女孩子是很美好的回忆。对于我来讲,这事就是个形式。但那时候你问我,我还一度哽咽了,说不出话了,真激动。”


 

求婚是俩人一辈子难忘的回忆

庞清一边笑眯眯地点头,一边吐槽:“快演出了,应该是两个人最忙、需要一起训练的时候,他经常一个人不见了,也不知道干什么,瞎忙啥呢。后来就发现是个惊喜。”

瞎忙啥呢?佟健学着妻子的东北话,“还挺大的工程。不仅跟演出的各方协调,还参与设计了求婚的戒指:戒托是我们冰上螺旋线的样子,中间是宝石,把她当做明珠捧在手心里的感觉。花了心思的。”

2011年6月19日,庞清佟健的订婚之夜,共舞了一曲“爱之梦”。今年9月16日的演出,他们准备了两个节目。一个是怀念前不久遇刺身亡的冬奥花滑男单铜牌得主丹尼斯·谭,选了他喜欢的音乐重新编排;另一个则是对“爱之梦”的呼应,如今冰上伉俪已组成三口之家,“希望把现在的幸福生活呈现出来。”

搭档变恋人

没有心跳感觉

对于双人滑搭档的关系,有外媒曾写“没有爱情的力量,就无法托起搭档”但庞清、佟健都认为这是个伪命题。“千万别这么说,举起来就一家了,那坏了,举起来都带家去了。这太吓人了。”但中国花滑的“老大”申雪/赵宏博,“老二”庞清/佟健不都成“一家”了吗?佟健只能自夸:“这证明中国男人比较专一、比较负责任。”

同龄的庞清和佟健,14岁成了搭档,如今已共同度过25年。携手从冰场走向人生舞台,佟健说,既是选择也是命运。“最后在一起是选择。但命运把我们两个一直放在一起,有几次想要换伴也没换成,一直两人在一起磨合。命运给了我们机会。

命运的邂逅造就了25年的陪伴

“命中注定”的爱情,像小说一样美好。但现实呢?佟健却说,“我们两个因为太熟悉了,再去尝试从合作关系变成男女朋友关系,真是适应了一段时间。”原来庞清/佟健要剔掉“/”,也不容易。

卡在哪儿了?佟健捂着胸口:“没有心跳感觉。”如此缺乏求生欲的回答,竟引来庞清一阵清脆的笑声。

“那段时间的状态啊,就跟假戏真做似的呗。原来在冰上手拉手,现在去看电影也手拉手,就觉得(关系)跟以前不一样了,往男女朋友那儿去想,就约会嘛。觉得挺奇怪的,感觉像在表演,实际上也是约会。”

佟健说,那段时间他俩都重新考虑了以后的生活,最终还是决定在一起。“现在回过头来讲,选择还是挺正确的。”

“那时候,她从来很少买单,这是庞清的特点。”突然佟健又蹦出一句记者都挂汗的话,果然被庞清瞪瞪瞪了。“真没买过单,你。”嘴上还不求饶,但一副心甘情愿的样子。

“我俩挺有意思,到现在还挺有意思的。”佟健主动聊起来。在相识25年之后依然觉得身边的人“有意思”,应该是个理想的婚姻状态。“我俩还一直保持着那种状态,没有说成家就怎么了,心理状态还特别好。我经常对她说,‘这小姑娘从哪儿来的呀?’她的心思还像小姑娘,像我这样心里比较沉重的,头发白的多。她那一点事儿没有,看着特别好。”


 

相识25年 眼神中透露的爱意依旧未变

佟健看着庞清,一个人说着。庞清也看着佟健,笑。就像电视台采访时,也是佟健说话,庞清站着丁字步、两手优雅地放在小腹前,脸上挂着微笑,时不时扭头仰望一下佟健。佟健呢,说着说着也会侧过脸问:“是不是,庞清?”“对。”这大概就叫做“夫唱妇随”。

为后辈打亮儿

让生命更有价值

2011年6月19日,订婚

2016年6月19日,结婚

 

2018年6月18日,两人事业的结晶,“庞清佟健冰上中心”揭幕。


 

中心从设计、施工到落成,佟健没错过一个关键步骤。“不能说天天抡大镐,也是天天去工地,一身土。”佟健说,这就是他和庞清退役后重塑人生价值的地方,希望它做出来跟我们想象是一样的。

“以前死命训练,拿到成绩,觉得这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。现在我们希望利用我们30多年的经验,反哺这个行业。”

“这就是我们的宿命。30多年,花滑给了我们这么多美好的回忆,把我们从普通的东北的特别淘气、特别争强好胜的孩子,变成现在的样子。我们觉得现在市场上的冰雪运动存在过度商业化,大家都在做第一层的事儿,第二层就上不去了。当然刚开始这个热度是必须要有,但这个行业必须要有纵深发展,我们就来做第二层、第三层,让更多人持续向前走。”

所以,“庞清佟健冰上中心”绝不仅仅是兴趣推广。青少年培训、俱乐部运营之外,佟健带队负责冰上推广和演出,庞清则负责教练员培训。佟健说,他们中心的教练,没有不是国家队退役的。大家聚在一起,就希望为这个行业做点事儿,为后辈们“打亮儿” (打光照明指引前路)。“我们是运动员中少有的,既是专业运动员、又是职业运动员(拿演出合同),双轨又结合那么长时间。我们让年轻人看到这个竞技体育和商业结合得非常好的模式,让青少年家长不再感到迷茫,我们要建立一个帮助更多人向前走、完成梦想的模式。”

 

经营俱乐部的过程中,佟健意识到自己能力的知识都不够了,去年他去了北大读EMBA。“我们老师一开学就讲,每天有30分钟认真听讲就会收获很大。但实际上EMBA课程是非常紧张的,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 除了中午吃饭2小时,全在上课。而我基本上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,全神贯注听,因为老师讲的所有的东西对我都是有用的。开始还担心听不懂,后来发现越听越感兴趣,最讨厌的东西我都能听进去。三张表怎么看、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、人力资源架构、人力资源管理……”佟健兴奋地谈论着他的新世界,“这都是我一开始组建队伍遇到的最大的问题。咱们一共招5个人,这5个人什么岗位啊?岗位怎么写?KPI怎么设置?都不懂。 学完了,确确实实有很大变化 。”难怪他上来就说“我学习可有意思了”。
 


 

北大深造的经历 让佟健学会了很多管理经验

“我知道我的方向,我拿到了这把钥匙。”佟健说,下一步换庞清去学习。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,孩子大点了,她可以走出家门,“以前帮我在场上完成动作,现在帮我在运营管理。我俩一起去实现新的人生价值。”

我们过来人

当个大哥

庞清/佟健的职业生涯,毫无疑问是辉煌的。温哥华冬奥会亚军,2006、2010世锦赛冠军,更是参加世锦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,为此ISU(国际滑冰联盟)专门发文祝贺。还有“冰上之星”,也是从2003年迄今,整整16年了。“刚刚我俩还说,我们的坚持是有效的,要不然现在STAR ON ICE来中国了,我们都派不出一个来自中国的代表。”

在他俩的职业生涯里,你常常能看到“坚持”。“奥运会有过,要么比、要么不比,比还不能用你原来的音乐。2006年我们拿到世锦赛冠军,2008年就是第五,2010年回来又拿冠军。年轻选手上来了,你状态又不稳定,太多次了……”

最难的一次坚持,还是在2015上海世锦赛前。2014年庞清佟健已经退役了,但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锦赛,他们又回来了。“回来要面临什么,佟健给我分析了一通:不光是能不能那个冠军,你可能前三名都拿不了。回来还面临什么?跟那帮年轻队员一起拼。

但他俩还是坚持回来了。把挣钱的演出全部取消,全天训练,早8点到晚8点、甚至10点。“下了冰以后牵着手从冰场出来,旁边呜呜地吹着小风。我就跟她说,‘你看,这时候咱们应该在威尼斯,喝着小红酒演出呢’。”佟健说。

“还有一点特别难受,你新编了一套节目去比赛,但大家对你新编的节目不予认可,而且是有些质疑。世锦赛临去之前,还有两周比赛,我们又换了一个节目。这也是不可思议,我们俩以前从来不敢尝试的一件事儿。”最后一届世锦赛,职业生涯告别战,庞清/佟健最终获得了一枚铜牌。


 

“坚持”让他们在2015年世锦赛上重回冰场

现在,他们在用自己的“坚持”,鼓励年轻后辈“再坚持”一下。比如前几个月闫涵技术动作波动、加上受伤,心灰意冷想退役,曾经当过他主教练的庞清就把闫涵拉到自己的俱乐部,“我俩配合20多年,训练滑冰30多年,中间几次差点儿崩了,我知道那种感受,需要有人去帮你。像闫涵,他非常有天赋,目前身体、心理上都遇到了困难,但可能克服过去就能又上一个层级。但还没等到上升就退役,太可惜了,这个年龄正是出成绩的时候呢。”佟健说,他和庞清的俱乐部,有4位能跳3周半甚至4周的男运动员,“这是什么样的俱乐部!平时都比着练,但还没准备好回到国家队。我们俱乐部就希望是港湾式的,让他们在面临压力的时候有个缓冲,让他们了解各种发展模式、从而选择未来的方向,帮助他们延续运动生涯,也帮助他们屏蔽风险。”

佟健说,自己是大哥,就带头把这事儿做好,对他们负责。“我们提倡队文化、家文化,离开国家队你并没有离开那种氛围,老大哥佟健一直都在,咱们像以前一样。”

佟健说,他坚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有正气的人,“别人帮助我,我成功之后会获得更大的能量,去帮助更多的人。”

庞清说,“2016年我们和IMG签约,力量就更大了。结合世界的力量,来帮助这些有梦想的人。”

 

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,你能感受到庞清、佟健内心对冰雪运动的热情,热情地推广“冰上之星”,邀请大家到现场来感受。北京申办冬奥成功,佟健兴奋过后就一门心思“抓紧时间、多干点事儿”。

虽然告别赛场 但他们心中有更大的梦想

2022年的赛场,肯定不会再有庞清/佟健的身影。但佟健表示:“哪里需要我们发光,我们就去哪里。”

 

 

 

 

上一篇:专访佟健:真的想为中国花滑后备力量做点贡献

下一篇:昔日花滑世界冠军玩创业 佟健:花样滑冰就是最大的资本